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249章 拥立抉择  (第4/8页)
    而两广那边,也没怎么受到蝴蝶效应的影响,依然是历史上在北方抗击流贼数次失败、但却得以免罪、刚刚被调去当两广总督的丁魁楚统治。    这个丁魁楚原本历史上也没什么建树,在两广混日子混了数年,最后清军打过来就直接投了。    另外,在南直隶内部,凤阳总督马士英,乃至他的至交好友阮大铖,那是一直跟朱树人有仇的,阮大铖的仇尤其深,马士英倒还只是跟朱树人有点挡路争官的小矛盾而已。    江北两淮的明军将领中,跟马士英过从甚密的刘良左,跟朱树人也有点小过节。加上他们之前已经被福王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前笼络过了。    山东淮北的刘泽清,则是因为此前朱树人救驾不及背负上了一个“纵贼过境”、外加“筹备渡船不及时,导致朱树人没能及时北渡黄河故道、救下先帝”。    这也是一桩了不得的大罪,刘泽清出于对被清算的恐惧,也自然而然选择了向马士英靠拢。    但朱树人也没办法,他救驾不及的事儿,肯定要找个甩锅的,他也不可能拉拢到所有人。    刘泽清历史上就是个保存实力一心割据的左右逢源软骨头,朱树人既然知道历史,非得找个背锅的,当然优先甩给刘泽清了,否则还甩给那些忠义之士不成?    便是在这样的局面下,南方朝廷终于迎来了大是大非的抉择。    ……    崇祯十七年二月二十四,崇祯驾崩后大约四十天,也是李自成兵败回北京登基并逃跑后的第五天。    北方的最新变故军情,终于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,送到了南京,也在此前一天先送到了中都凤阳。    也正是到了这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