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114章 少年不知愁滋味  (第3/4页)
自己知晓,经过风雨的海棠,已经不是年少的自己,早已不再是旧时不知愁滋味的少女。】    “绿肥红瘦?”有文人慢慢品鉴,觉得甚是有滋味,明明就四个简单汉字,“用法甚新啊。”    “知否二字,叠得甚是奇妙。”    “不愧是推崇的才女,这篇用词功底可见啊,全篇淡描,结尾却是浓艳醒豁。”    【绿肥红瘦可以算是这篇中点睛之笔,但这并不是李清照唯一一次新颖的搭词方式。    《殢ti人娇》中的‘玉瘦香浓,檀深雪散’,可谓是异曲同工之妙。    两首《如梦令》,可以很明显感受到李清照心境的变化。    从年少简单快乐到心有愁绪,趁着酒意伤春悲秋,作品有时真是最好研究作者的资料。】    苏轼点头赞赏,“我这徒孙可真是好才情,就是也不能一直写花花草草啊。”    旁边的夫人没好气的看着自得自沾还非要‘批判批判’的人,真是脸大。    “什么时候人家成你徒孙呢?”    苏轼半分不在意,悠然自得道:“格非是我弟子,他女儿自然算是我徒孙。”    无话可说。    面对旁人你的态度可不是如此。    “嗯,我得和子由写信好好说说我这个徒孙啊。”    苏夫人无奈,哪怕早已习惯了他们兄弟的腻歪,可这瞧着还是没眼看。    难不成小叔还能瞧不见天幕不成?    轮得到你去信说?    【当然,若是李清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